清晨,安徽省界首市新马集镇申湖村塑料产业园里,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碌地将一袋袋已清洗破碎好的废塑料投入造粒机里加工。
面对前来走访的界首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产业园工作的马大姐回忆说:“这里以前是做塑料回收加工的‘小作坊’,卫生条件差,整改之后不仅有干净明亮的厂房,我们的工作条件也好了很多。”
再生铅占全国市场的三分之一、再生塑料占全国市场的十分之一、新型动力电池占全国产能的五分之一……如今,界首市工业产值、税收七成以上来自循环经济。
此前,界首市纪委监委结合市委巡察反馈的新马集镇塑料加工产业存在分拣点众多、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等问题,对问题整改情况开展跟进监督,督促新马集镇党委和政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分局等相关单位,推动存在问题的企业进行整改或依法停产关闭,对合法合规并且具有市场发展潜力的废旧塑料分拣、资源再生领域“小作坊”企业进行整合,并按规定搬迁至塑料产业园进行改造提升。经过整改,已有45家企业入驻新马集镇一期塑料产业园。
新马集镇的问题不是个例,界首市纪委监委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田营镇、光武镇等乡镇(街道)也分布着大量废旧资源回收利用企业,但规模小、分布散乱、行业集中度偏低,且因相关职能部门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监督管理不到位,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制约着当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的发展。
对此,该市纪委监委联合相关职能部门,深入摸排全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小散乱”企业底数,建立综合整治清单,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通过分类实施关停取缔、整合搬迁、整改提升等措施,推动规范行业发展。同时,压紧压实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对关停取缔不彻底、停产整治不规范的及时下发督导函,压实责任限期整改到位。
好的营商环境是增强企业投资信心、促进循环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发展的重要保障。该市纪委监委出台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检查方案,建立纪检监察干部助企联络机制,对企业项目落地、生产、经营、销售等环节遇到的难题分类处置,及时反馈到相关责任单位,推动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同时,从严查处在服务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方面问题,对在项目申报、资金补贴等环节存在的吃拿卡要、贪污受贿等行为深挖彻查,形成有力震慑,以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安心发展。
“监督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我们将持续紧盯循环经济产业发展需求,以精准监督护航‘废’里淘金,再生成‘宝’。”界首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通讯员 饶晓静)
转载自:https://www.ccdi.gov.cn/yaowenn/202511/t20251113_458553.html